如何開展國產檢測儀器領域的科研創新和成果應用轉化,國產檢測儀器研發與成果轉化如何突出重圍?這是儀器檢測領域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2位國內科學儀器研發機構和大專院校的專家,就檢驗儀器新技術與應用中國制造裝備水平提升等給予精僻的觀察。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袁洪福:國產儀器的未來不在技術而在市場
作為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研究領域的杰出代表,近年來袁洪福教授主持開發了大量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近紅外技術產品,在科學儀器的成果轉化和跨越式發展方面擁有深切體會。就拿傅里葉紅外光譜儀來說,儀器本身價格高昂,在市場需求量逐年上升的趨勢下,許多國外品牌都推出了具有核心專利技術的產品,對比之下國產儀器廠商在其中所占的市場份額可想而知。因此袁洪福教授在報告開篇即點出,國產科學儀器未來發展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市場。
通過列舉自己運用光譜技術對蠶桑相關特性進行數字化分析、對食用油種類及其組分進行快速分析識別、制定分子光譜多元分析框架GB標準等案例,袁洪福教授認為國產科學儀器需要定位于解決國家重大社會需求,開拓新興規;袌,方可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拓展儀器的硬件、方法、軟件、工程等內涵,重視集成技術和應用環節利益,重視應用標準的建立,最終助推國產科學儀器在進口品牌的擠壓包圍下突出重圍。
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所二十五所白建清:國產儀器突破可靠性瓶頸在深度驗證
中國制造歷經三十年發展到今天,已經在多個方面給予國人乃至世界驚艷。但直至今日,可靠性仍然是中國制造發展的瓶頸之一。如何突破這一關口?白建清老師認為破題的關鍵還是在應用驗證。通過暴露問題,優化改進設計,用好應用驗證這把鑰匙,做好中國制造。
報告中,白建清老師介紹了他所在的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所二十五所團隊通過可靠性應用驗證提升我國國產裝備水平的實踐案例,其中包括與華北光電所、兵器北方夜視集團兩家單位合作的紅外探測器產業提升,以及與北京凌云光技術集團合作進行的工業現場智能檢測機器人、高精度LCD視覺質量檢測儀等實踐案例。通過實行產品九級評估、制定可靠性解決策略、確定產品可靠性執行方案,遵循技術/管理歸零五法則等方法,為國產裝備的水平提升把好應用驗證關口。
他強調速度決定市場勝負,質量決定企業生命,在SIMENS醫療、GE醫療的大型CT機已在航天科技有關院所進行振動試驗、高低溫試驗時,許多國產儀器設備廠商腦海中的驗證概念卻還未誕生。因此一些應用問題無法得到深層次暴露,優化設計也就沒有了抓手。希望未來在大型儀器設備的成果轉化方面,可靠性的應用驗證也能引起相關廠商的注意。
五金網資訊